法治合肥 | “七五”普法奋力书写群众满意高分答卷
合肥日报
法治是什么?“七五”普法做了什么?五年时间合肥改变了什么?
五年,弹指一挥,却足以改变一座城市的法治面貌;五年,白驹过隙,却足以涵养一座城市的法治精神。法治,深深镌刻在合肥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发展基因里,成为护航合肥腾飞的“定海神针”,铸就幸福合肥的坚实根基。
这是坚不可摧的法治信仰——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渐成习惯。“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基本形成。
这是玉汝于成的难得成绩——
继“四五”“五五”“六五”普法连续三届15年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之后,2019年,我市再次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长丰县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另有3人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开展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中,合肥连续五年位于第一方阵,位列中部32个城市第一。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合肥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
这是熠熠闪光的“金字招牌”——
不断优化的法治环境铸就合肥城市发展的“金字招牌”。在第五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果交流会上,我市荣膺“2019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称号。在中国社科院等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中,合肥市营商环境指数名列全国第14位。
擦亮普法底色
坚持根本遵循 法治入心于行谱新篇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合肥市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根本遵循。
开展大学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传达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4次,推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学习。强化大宣传,开展主题微信竞答,参与54689人次;组织主题征文活动,征集文章316篇。加强大培训,举办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能力培训班,系统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依法治市工作实务。深化大研讨,举办“第五届合肥法治论坛”,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开展理论研讨、加强法学交流。彰显普法成色
健全体制机制 开创新时代普法新局面
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及时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市委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在“统”上更有高度、在“行”上更有力度。及时调整充实市依法治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将“七五”普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纳入每年的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
在全省首创普法工作“三责任两备案”制度,明确市直各部门的普法主体责任,各县(市)区、开发区的普法属地管理责任,以及市普法办的普法考核责任,规范建立普法工作年度计划备案(事前备案)和普法工作完成情况备案(事后备案)制度。印发《合肥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责任单位扩大到59家,推动各责任单位利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普法宣传,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将市委综合考核和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单位全部纳入法治宣传教育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现普法“软任务”变“硬指标”。
转变“融合开放”思路,强化队伍建设。连续4年举办全市“七五”普法骨干培训班,提高普法骨干业务能力。建立由法学专家、法律实务工作者等62人组成的“七五”普法讲师团,连续6年开展全市“法律六进”巡讲、点讲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法治讲座、培训700余场。组建“法治合肥”QQ群、“合肥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微信群,加强普法骨干沟通交流。规范普法志愿者体系建设,组建合肥市“法润江淮”普法志愿者支队,目前,全市已有1107名在册普法志愿者,形成多领域、广覆盖的普法志愿服务体系。
干出普法特色
坚持创新创优 “三式”普法开展有声有色
分门别类“精准式”普法。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首创非经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制度,2016年以来共有676名领导干部参考,一次性通过率99.5%。注重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坚持中小学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举办“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春飞扬、法治护航”、“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等大型普法活动,以趣味形式吸引青少年自觉学法。突出新市民这个“城市新群体”。设立新市民普法学校11所、普法之家20所、工地学校1000余所。联合34家市直部门编写《新市民学法用法读本》(一、二),由中国法制出版社正式发行3.7万册,同步编印35万张普法系列挂图、3万本案例精编和500套讲座光盘,形成一整套“有声音、有图像、形象直观、简明易懂”的普法教材,免费发放给新市民群体。其中,《新市民学法用法读本(二)——以案释法100问》,获得时任司法部部长张军批示肯定,被纳入司法部“中国法网”案例库。
润物无声“文艺式”普法。连续开展5届法治漫画动画微视频征集、4届法治文艺调演、以案释法优秀案例征集、法治展板创意比赛等法治文化活动,创作购买动漫《普法小先锋》、小品《法盲是受害者》、包公断案“折子戏”等一批具有合肥地域文化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整理推出“法治中国”主题文艺创作优秀作品集、法治动漫公益广告集,在全市各类广告媒体宣传使用。2018年,利用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全省首班法治宣传主题地铁专列(点击查看详细内容→试乘“法治号”,大朋友,小朋友,老朋友,大司兄的铁粉这么多~),入选安徽司法行政法治建设十大创新。2019年,在市政务区布置建设三块法治名言景观石,推进法治元素融入城市景观;举办合肥市首届法治动漫成果展,充分展示我市法治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拓展平台“便民式”普法。线下,9个县(市)区司法局、135个乡镇(街道)、1565个村(居)全部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建设,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6000平方米新址预计明年建成。线上,建成村(居)法律服务微信群1432个;12348安徽法网共开通合肥店铺472家,包括律师服务213家、司法公证8家、司法鉴定17家、基层法律服务33家、法律援助10家、人民调解191家;12348安徽法网已上架合肥法律服务产品2160件,包括律师服务1154件、司法公证46件、司法鉴定116件、基层法律服务139件、法律援助73件、人民调解632件。2019年,市司法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点击查看详细内容→“硬核”实力!合肥5家集体2名个人获司法部表彰~)
增添普法亮色
夯实法治之基 一体建设布局明晰方向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以“立法破冰”实现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与推动作用,引导、保障、规范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合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办法》、《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办法》等立法项目属全国首创。《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入选“2019年度安徽十大法治事件”。
打造严格执法新亮点。在全省率先出台《合肥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时出台《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完备的“2+14”科学决策制度体系,保障了决策权力依法、规范、阳光运行。在全国首创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自2010年以来,市本级累计开展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1401次,公议案件4368件,96%的公议意见被采纳。
以深入普法为切入点,“三治融合”,已成为基层治理遵循的法则。目前,我市共建成国家级法治县(市、区)5个,省级法治县(市、区)9个;国家、省、市、县四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31个;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9513名,法治带头人1386名;成立社区治理学院市级1个、区级1个,街道级10个,建成“智慧平安小区”11个;包河区成功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村等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站高新区香江社居委的创新经验荣获首届“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奖项,市公安局庐阳分局逍遥津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供水集团、市69中等6家单位被评为全省“法律六进”示范点。
来源:合肥日报
编辑:吴昊、任芳影
审核:张艳清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媒体聚焦 | 律师驻法院值班“坐诊” 对症下药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看完记得点个“